酷书网
当前位置:酷书网 > 耽美小说 > 同治帝国之一朝奋起

作品相关 第五十章京广铁路

江南地区自晋末衣冠南渡之后逐渐兴盛起来,原来商贾云集的中原地区由于连年战乱与兵祸逐渐风光不再,而作为原来的烟障之地的江南地区此时由于没有被战火所波及,因此逐渐兴旺起来,自唐以后江南地区亦逐渐成为中央政府的主要税负来源,由于清末门户洞开,大量外国资本的涌入,使原来就繁荣的江南地区显得更加耀眼,京哈铁路的修建无疑是打在江南商贾脸上的最响亮的耳光,已经有了些国际商业眼光的一些商人很是不解为何朝廷要修一条几乎无利可图的铁路,但是京师至盛京段的先期开通印证了那句话:要想富,修铁路。些许急功近利的商人鼓动本省在京的商会代表向工部衙门请愿,同治看出了他们的意图,不过同治也有他自己的考虑,首先,第一条铁路尚未完工,朝廷没有足够的银子来支付下一条铁路的修建,其次第二条铁路的线路如何规划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三,江南不比关外,所经地域风俗各异必会有山间刁民出来阻止,(主要是这些人不肯卖地)为此同治特意去了工部,去衙门看望办公的张之洞。

张之洞心里显然是清楚这些的,他也希望把中国的铁路主线赶快搭起来,不过他也清楚户部的家底,这几日一直在应付这些商会的头面人物,渐渐对他们也有了一些了解,这些手中掌握大量现银的财主无非是想在江南地区修筑铁路而已,如果朝廷无钱修路他们可以设法筹措,此时张之洞正预备把这一信息转报给同治皇帝,正巧同治主动来找张之洞,张之洞便把这一情况向同治作了通报,同治知晓这一情况也异常兴奋,不过一个问题浮现了,那就是大多数商人赞成修筑京沪铁路,而且他们要求铁路要有他们的股份,而且还要控股,这是同治断然不能接受的,因为铁路是国家税负的重要来源,而且清朝就是因为铁路一事而亡的。小理所以铁路一项同治是断然不允许民间资本控制的,商人们比较倾向于修筑从京师至租界地——上海这一线路,而且成本投入低,收效快,不过,这也只是表面现象,拥有治外法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外国资本是不会容许这一线路由国人承揽,因此很难做到遂了国人的愿。到时又是一场中外冲突。张之洞个人比较倾向于修筑粤汉铁路与平汉铁路,待两铁路修筑完工后再将其连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京广铁路,不过此路线全程险狭,纵横两千余里,地形极其复杂,耗费甚大,因此,这也只是张之洞心中的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一线路在同治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立即让张之洞会同李鸿章咨询美国和德国顾问令其率人即刻展开京广铁路线路走向的勘探工作,务必于京哈铁路完工前拿出具体施工方案,以期迅即施工,张之洞个人觉得皇上有点操之过急,像铁路这种新生事物在民众还未完全接受之前大肆修建可能会阻力极大,但皇上的话就是圣旨,张之洞也不得不照办。

聚集在工部衙门外面的各省商会的头目终于在张之洞那里等来了消息,在京广铁路穿过省份的商人兴奋不已,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助款修路,张之洞还表示对于出款多者,朝廷可授予其官职,成为红顶商人,这可是对商人极大的荣耀,而且朝廷的待遇也极其优厚,京广铁路通车后每年拔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付给各出资商,以二十年为限全部付清出资款,如二十年之后未付清余款,则朝廷按每年五厘的年息,付给各出资商本息,各出资商一看是一个保赚不赔的买卖且京师至盛京段铁路的经济效益已显露无疑,京广线的经济效益明显要高出京哈线许多倍,在不毛之地的关外尚且有利可图,更何况是比之富庶的中原腹地,这点账商人们还是算得清的,与此相反,想修筑京沪线的商人们就显得极其沮丧,他们只看到了经济利益,但同治除了经济利益还看到了这条铁路可能引发的政治纠纷,在还没有能力赶走这些租界地上的洋人前,同治还不想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因为这种冲突的后果是眼下的朝廷无法承受的,因此京沪线的修筑暂缓。

赫德,这个掌管大清朝海关的英国人,表面上是大清朝的官员,而实质上却是为英国政府效命的,自打中国修筑铁路伊始,他就多方联系,利用自己所有的关系来争取铁路的修筑权,但在工部衙门碰了一鼻子的灰,这次他又跃跃欲试准备拿下京沪铁路的订单,不过从内部得到的消息是这条线路暂缓修筑,由于上海地处东南沿海,这里又是英美法等国的租界地,如果修通从京城至上海的铁路,不但会使上海的经济地位提高,如果一旦有变,租界内的军队可先海军部直抵京师对中国的内政外交进行干预,可是,如今一切都化为了泡影,不过,赫德也并没有放弃努力,他积极联络各国驻上海的领事,让他们联合向北京施压,以迫使北京对其让步。

1870年底各国领事向总理衙门建议修筑从北京至上海的铁路,总理衙门立即将此事上奏朝廷,同治看到此奏折沉默不语,稍缓命刘忠廷去查到底是谁联络了这么多外国领事向朝廷施压,经过几天的调查,同治知道了这个幕后黑手就是赫德,同治想:好你个赫德,拿着我的钱不给办事专给我填堵,居然勾结外人来对付我,好,你让我一时不痛快,我让你一辈子不痛快。同治命总理衙门回复各国领事,修铁路兹本国内政,他国不得干预,待朝廷银两宽裕时,自会修此线路,到时还望各国鼎力相助!就这样给硬顶了回去,与此同时,向英国发照会希望让赫德出任英国驻华公使,总税务司一职改由威妥码担任,赫德由此从手掌大权的总税务司变成了无实权的驻华公使的闲官,他为大英帝国服务的梦想也由此破灭,几年后赫德搭乘英国商船返回英国,临行前,李海还特意为其写了一篇专稿,“别了,赫德!”(赫德走的时候很凄惨连最起码的欢送都没有)

....

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