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书网
当前位置:酷书网 > 耽美小说 > 同治帝国之一朝奋起

作品相关 第六十六章 鄂托亮剑

当鄂端坐在营房的正中,两腿并拢注视着从外面一步步走近的师爷,鄂托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师爷,白嫩的皮肤看起来就像是官场中人,面上也是一副本分厚道的模样,穿着这个时代特有的长衫,附庸风雅般的手中拿着一把折扇,胡须否是很浓密,不过眼睛却炯炯有神,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的精明和干练,这也许就是这帮绍兴师爷的共同特点。

“张师爷,你不在县衙里帮助县承大人佐理公案,跑到我这兵营之中所谓何故?”鄂托此举实乃明知故问。不过,张师爷并没有点破鄂托这拙劣的用意,这也许是南方人特有的精明,因为点明往往会闹得双方都很尴尬。

“大人,眼下局势瞬息万变,台湾已成累卵之势,北方港口基隆外滩已被日酋攻破,眼下日军尚未进攻县城,如果日酋一旦发动总攻,基隆城旦暮可下,我想大人难辞其咎。”

鄂托用不屑的眼神看着张师爷,最后用嘴说出了七个字:“信不信,我砍了你。”

“我这里可不比县衙,抓到可以剿匪论处”

“在下死不足惜,只是怕辱没了大人的威名”

“你们丢城失地,于本官有何责任。”

“大人试想,皇上派大人前来,难道就是让大人见证台湾的陷落吗?如果是这样,我想皇上也不会挑选大人如此悍将来此海岛观战吧!”

张师爷侧眼观瞧这位大人的反应,鄂托此时仿佛亦有所思,好像被张师爷的只言片语说到了痛处,张师爷见自己的话已奏效,心道:毕竟是一介武夫,三言两语便可说动。

“大人,眼下正是大人建功立业之时,如果大人此时避战,就会落下不战而败的口实,如若大人奋力一击,即使战败,相信满朝文武台、台湾父老也会感念大人的功劳。一番话说下来,鄂托让自己的手下放张师爷回去,其时并不是鄂托被其说动,而是鄂托自己的野心激发他准备不听刘铭传的命令,因为他此次前来并非是来看刘铭传如何教训日本的,因此张师爷刚一离开他便不顾刘铭传的命令,便点齐三千人马,准备迎战日军,不过他留了个心眼,因为他本人也不知道日本兵的战斗力如何,为了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他命令其中的一千官兵除去军服换上台湾百姓的衣服,令其三五成群的拿起新配制的毛瑟枪准备晚上偷袭日军,由于新配备的克虏伯火炮大部分在台湾的南部布防,余下的几门已尽入日本人之手,所以鄂托是不会跟日本人硬拼的,鄂托想不通的是日本人既然已占领了基隆的外围那么为何不马上进攻基隆城进而拿下淡水,如果拿下淡水那么距离台北的直线距离就只有30公里了,这对刘铭传的心理打击上来说是致拿的。其时鄂托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日军的统帅西乡从道被一个问题困扰了——水土不服。

西乡从道虽然想到了所有可以想到的所有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他没有想到,那就是水土不服,虽说他们偷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疾病,虽然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与台湾相差无几,但是毕竟是两个国家,日本兵一登岸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4000人的部队有几百人病倒了,这让西乡从道有些手足无措,他急切的向国内请求,派遣军医并携带药品来台,不过在路上却被鄂托派出的间谍给劫获了,这些情报对鄂托来说可以说是如获珍宝,鄂托相信自己的机会来了。

刘铭传此时是心急如焚,因为如果一旦日本人挥兵南下攻取淡水,距离台北就只有30公里了,虽然他不怕日军打到台北,但是如果在他刘铭传坐镇台湾岛时还让日本人如此猖狂那他刘铭传的脸往哪里放啊,所以他又派自己手下铭字营的两名大将章高元、曹志忠两人分别率领2镇淮军驰援基隆,务必使倭人不可靠近基隆城,不过刘铭传太小看鄂托的能力了,因为鄂托是不可能给他的这两位心腹爱将表现的机会了。

基隆的天刚黑下来,就看见远处有一百多人带着利刃逼近日本人停靠在基隆外海的船只,他们虽然是从北方来的官兵,但是个个都是精通水性,而且是德国的教官训练出来的百里挑一的战士,他们此次的任务就是解决掉日本的船只,虽然这看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是历史有时就是这么的让人不可思议。

鄂托的部队身上都带足了干粮,手中拿着清一色的毛瑟枪,前面还加了刺刀(这个是同治的提议,不过李海是颇不以为然的,因为李海认为以后的战争都是以火力取胜的,这种冷冰器时代的代表物件是应该可以退出历史舞台的),在西乡从道的大营外面是来回值岗的一队卫兵,西乡从道正在与他手下的日本军官谈着。

“将军,我们为何不立即进兵战领基隆城呢,如此天赐良机稍纵即逝呀”

“如果前面有刘铭传的埋伏怎么办,大国难测呀。”

“将军我得到确切的情报,在城内的八旗兵已经于昨日化妆成平民逃往台北了,料想应该不会有伏兵了。”

这一招是鄂托想出来的,若要战胜敌人必须示敌以弱。

“是这样吗,还是多派出些细作侦察清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明日使攻克基隆。”

“是呀,将军,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城里开心三天,找找中国的姑娘快活快活了,我想将军不会反对吧。”

“哈,哈……”西乡从道也跟着放肆的笑起来了,毕竟他也很久没有回到家与自己的夫人团聚了,想想山本说的,自己也有些冲动的欲望了。

今天的西乡从道确实有些醉了,不过即使醉了他也在埋怨明治天皇,他早就知道中国的军队不堪一击,如果天皇给他十万日军,他相信自己绝对有能力席台湾全岛,甚至可以攻下两广和福建,不过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相信明天他攻下的基隆的捷报一到明治天皇的桌案前,明治天皇会立即改变主意,由主和派变为主战派,积极的给自己运兵筹饷,眼下他听着身边的日本艺妓给自己吹拉弹唱着自己的乡间小调,仿佛自己已回到了阔别多时的家乡……

眼下的西乡从道正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之中,鄂托就没有这么浪漫了,他一面亲率二千五百人杀奔基隆外城,一面指示化妆成难民的另外四百兵丁迅速向回折返(这是鄂托的一计,为了迷惑西乡从道他让自己手下的四百人分几批逃往台北,造成自己已撤离基隆城的假相,好让西乡从道放松对自己的警惕),鄂托本人手中拿着在德国毕业时他的教官赠给他的一把手枪,这把手枪是普法战争时他的教官随身配带的手枪,鄂托极其珍视,不过今天他拿出来准备拿日本人试试自己的枪法。

远在北京的同治皇帝对此也是鞭长莫急,败报一个接一个的递到了同治的手中,同治原指望刘铭传可以主动出击给自己露露脸,没想到只几天的工夫就丢了基隆(同治不知道的是只是丢了基隆城的外滩,其时这些言官最喜欢添油加醋了,事实的真相远没有折子上写的这么糟糕),相信用不了几天淡水和台北也会拱手送人的,同治的脑子在飞快的运转,难道是自己记错了,刘铭传是个废物,他不是挺强悍的吗,法国人都拿他没办法,区区日本人就把他搞得灰头土脸的,难道本事大的刘铭传由于自己的原因变成了一个废物吗,同治这时的心又悬起来了,如果刘铭传战败,让谁去和谈呢,难道又是李鸿章吗,要是不成就跟日本人拼了,但是一想不行,现在的自己不是一个愤青,而是一个皇帝不能只图痛快,一定要从长计议,刘铭传,朕就笃定一把,你一定要给朕争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