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书网
当前位置:酷书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卫鞅大帝

第三十六章 鸿沟工程


更新时间:2014-01-07

于是,白羽下令关门,四周戒备任何人不得靠近二十步之内,世界上第一批包工头六个人开始密谋。

老卓图闭目养神了大半夜,精神赫赫的担任现场总指挥角色,分派工作。白羽提供笔墨纸砚,卫鞅独立承担所有的计算工作,别人提出相关数据,卫鞅飞快进行计算,很快给出结果,供大商家们使用。

计算工程量,耗费金额,可动员人手,组织力量,等等等等。

确定利润空间,拟定和魏国朝廷谈判方案。

调配人手,调集资金,各家分派任务。

最大的瓶颈在于,当时的国家大工程,都是由国家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农民、奴隶、囚徒、军队去完成,对朝廷而言,耗费相对较小。这就大大的增加了说服魏国朝廷下放承包权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包工头们的利润空间。

卫鞅提出几点意见,其一,承诺大大节省工程时间,预计由魏国朝廷完成的话,需要五年时间,我们可以承诺三年完工。通过改进当时极其落后的农用器具,利用先进的激励机制,优化分工合作的办法,卫鞅有信心三年能够挖成鸿沟。节省下来的这两年时间,能给魏国带来的经济、政治以及霸权战略方面的利益,是魏国朝廷各方势力都没有勇气拒绝的。有一句话卫鞅没有说破,公叔痤一派,最担心的就是时间。

其二,说服魏国朝廷,将迁都大梁、扩建大梁城的资金,抽调大部分过来挖鸿沟。理由是,鸿沟挖成之后,天下商贾云集,大梁城的繁华事半功倍,水到渠成。魏国朝廷可以节省大梁的迁都资金,并完全有可能同意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或者更多转到挖鸿沟上来。对于魏国而言,花同样的钱,白白多得一条鸿沟。

其三,贿赂魏国官员贵族,当然不是直接送钱。我们抽调一些资金,买下大梁城城墙外的大片土地,然后转手卖给魏国官员贵族。官员贵族将很乐意接受,同时我们也可以略微赚点差价,聊胜于无。

其四,发动舆论,买通大量游学士子,在齐国和魏国之间,传播齐国日强,将取代魏国成为霸主的观点。迫使魏国朝廷下定决心挖通鸿沟,确保霸主地位。

其实,卫鞅还想着大家合伙买下一大片地方,然后这一大片地方中间的一小块,免费送给魏王建王宫,仿照后世石油大亨资助建设联合国大楼的模式。只是想想自己身无分文,也就算了,而且,几年之后魏国霸权旁落,魏国王宫周边土地的价格上升空间有限。

密会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晚上,才确定各方面的方案,各家分工和时间节点控制,以及各家投入、利润分配方式。

白门商社负责总管资金,还有粮食筹备等一应后勤筹备。直到这时候,卫鞅才知道白羽他们家最大的生意时倒卖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利润小而量大的,他们通通有份。

最老牌的大商家,人脉最雄厚的赵国老卓图,负责和魏国朝廷谈判。

齐国琅栾和鲁国程厚理所当然负责造谣生事,让卫鞅感慨不已的是,孔门大商家程厚,居然没有丝毫负罪感。

楚国猗桐,则驻扎大梁城,调集农民、奴隶、囚徒,以及鸿沟线路勘探,制订挖掘方案。

卫鞅,则负责工程所用器具的准备,毕竟大量使用先进铁器的观点,是卫鞅提出来的。这也是卫鞅在六人团体中稳稳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所在。毕竟,依赖工具减少两年时间,是整个鸿沟工程成功并且得到极大利润的保证。并且负责工程资金的财务管理,卫鞅的计算能力,已经让他们大开眼界。

至于,卫鞅先空手套白狼,转手将套得的四十万金全部投入作为工程启动资金,占有与大家等额的份子,所有人对此表示遗忘。这令卫鞅心里忐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密会进行了一天一夜。期间有个小插曲,当白羽取纸的时候,鲁国程厚见到顿时视为至宝,死活不让卫鞅在上面计算。直到老卓图出面,这才放手,卫鞅每在纸上画一笔,程厚的脸就痛得抖一下。白羽只好说赠送每人百张,然后轮到卫鞅好一阵心痛。

百花村的前堂,这一天一夜里,好一幅奇怪的景象。第一个晚上,过了亥时,客人们都散去了,只剩下沉默不言的各家子弟、管事,等候当家人出来。

然后,传来消息,六位当家人闭门磋商,内容是什么,不得而知,总之是绝密。有两三个年轻的公子哥,提着酒壶找采薇喝酒聊天。

过了丑时,大家你眼看我眼,可惜都找不到答案。气氛渐渐变得焦急起来,忍不住纷纷开始讨论。

天亮的时候,不知道哪家职业敏锐性最高的管事,跑了出去,很快带回来好几个管事打扮的人。这年头,谁也不必谁傻,其他人见了,立马效仿。六家当家人闭门磋商了整整一夜,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情。这时候,大家可以肯定,里边不是在争吵利益,而是在进行合作磋商,并且一定是一件赚大钱的合作。作为一个聪明的总管事,最应该做的就是给主人准备好足够的人手,让主人能在第一时间发布完所有的命令。

日上三竿,百花村的蓝衫侍女,在门外挂一个今日停止营业的木牌。

采薇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人,得出一个结论,六哥又一次成功的忽悠人了。然后自行回到常宅,倒头大睡。

醒来的时候,已然天黑,最先寻到相濡以沫姐妹。

以沫笑着说道:“我看了你好多次,都没醒来,昨晚你和六哥做什么去了?”

相濡吃吃直笑,她年纪稍微大一些,听出了歧意,开始怪手乱伸。

采薇狠狠的扭了她们姐妹一把,说道:“六哥还没回来?”

姐妹俩一齐摇头。

采薇叹气道:“那些人,果然很难忽悠。我去百花村看看六哥好了没,你们叫大家一齐到后堂等候,估计六哥要有大事吩咐,和风也叫回来。”

采薇在此回到百花村,百花村依旧停止营业,论战堂里的人却是比早上多了许多。

昨夜找她谈人生谈理想的公子哥们,一个个无精打采又精神高度紧张的守候着,居然没有一个发现她的到来。

采薇一阵心痛,六哥真是辛苦了。叫了几道小菜医肚饿,又等了半个时辰,人群终于突然轰动起来。

卫鞅等五个老小肥瘦的男人,一同出现在论战堂。

那四位异口同声的发布第一道命令:立即大肆购买大梁城内的土地、商铺、客栈、宅院,各家之间不得抢夺。

第二道命令,则是大群人围成四个圈子,小圈子内低声发布,内容大概差不多,从何处调多少钱来大梁交给白门商社。

卫鞅之说一句话,采薇,累死我了,扶我回家。

回到常宅,所有女孩子都在等候。

“六哥赚到了四十万金。”卫鞅说道。

“哇。”有人鼓掌,有人相互拥抱,更有人冲上来想要拥抱卫鞅,卫鞅满头黑线,及时止住。貌似女孩子们都已经被卫鞅潜移默化的带成了小财迷,卫鞅心中生出深深的负罪感。

“然后,四十万金又被我花完了。”

“啊?”“哦?”“噢?”

更有人“呜呼――”很不争气的流下眼泪。

“因为六家富商,包括咱们,要做一笔大买卖,赚取数不清的钱。知道能赚多少钱吗?告诉你们――”卫鞅自豪的说。

在二十只期盼的眼睛注目下,卫鞅缓缓的说道:“我也不知道。”

“哎――”十跟挺直的小蛮腰,顿时塌了下去。

“总之,数不清。”卫鞅给出最后答案,咕哝道:“我怎么好像看到满屋子的,黄色圆圈圈在漂。

“好了,醒来了。”卫鞅拍着手掌,说道:“明日,采薇和冰儿去百花村,找白门女公子和楚国大商猗桐,专门帮他们记账目,他们会告诉你们怎么做。晚些,我教你们一个很厉害的记账方法。”

冷漠如冰儿,也不禁抿嘴发笑,六哥和白门女公子的关系,小圈子里不是秘密。

卫鞅假装没看到,露出狼外婆的笑容,说道:“雪儿,想不想出远门去玩一遭?”

雪儿摇摇头,说道:“我想去跟着白门女公子。”

气得卫鞅狠狠的轻轻的弹了她的额头一下,说道:“明日,你跟着南山,找白门女公子,支取两万金,然后跟着卓氏商社的老卓图一同上路,去一趟安邑。给六哥我带十名最好的铁匠十名最好的木匠回来,还有购买生铁,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南山,带五名剑士去,记得管好雪儿,如果雪儿不听话,我准你打她屁股。有事找卓氏商社,老卓图会帮你们的忙。出门在外,一切小心,知道吗?宁可事情办不成,也不得置身危险。”

常氏商社手头上有三十名剑士,是从白门商社手中半卖半送得来的,极大的缓解卫鞅对常氏商社一干人等生命安全的担忧。

南山挺直小蛮腰,两边小肩膀绷得紧紧的,说:“知道了,六哥。”

卫鞅再次生出负罪感,逼得她们小小年纪,就要担当如此重任。

“相濡、以沫带五名剑士,去竹林,打理好咱们的农田和造纸工坊,造纸的秘密你们都没有忘吧。只要你们不断的造纸,我们就有大把大把的钱花了。”

以沫弱弱的问道:“六哥,你不去?”

卫鞅柔声说道:“六哥还有别的事情做,一切小心,知道吗?要听姐姐的话。”

“哈,哈,哈――”雪儿没心没肺的大笑。

卫鞅佯怒,道:“南山,去安邑期间,六哥许你每天打雪儿屁股十下,无需理由。”

“好。”

雪儿的脸都绿了。

接下来,安排和风和细雨打理大梁城内所有的生意,包括毛笔生产。

最后说道:“秋实、嘉木,我们在城南的大树庄的那块地,你们都知道吧。明天找木匠、泥水匠各五十名,还要两名技术最好的铁匠,去找白门女公子,支取一千金,买齐一应材料,六哥我要在大树庄搭一个大工坊。”